初秋时节,走进辽宁省铁岭市莲花湖湿地公园,一幅动人的水墨画呈现在眼前,蔚蓝的天空与湛蓝的湖面浑然一体,水天相接,美不胜收;湖面上东方白鹳、苍鹭等各种候鸟嬉戏飞舞,展开了一幅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绝妙画卷,数十亩蒲苇延绵于荡漾的碧波之中,让人心旷神怡,引人流连忘返。
这是莲花湖湿地公园新的面貌,地区*自2007年4月批准莲花湖湿地公园为地区湿地公园试点单位以来,铁岭市投巨资进行建设,显著改善了莲花湖湿地的生态功能,恢复了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对铁岭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保护辽河水系的水生态安全和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态恢复战略都具有重要的推进意义。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三大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健康等方面都发挥着**的重要作用。
莲花湖湿地公园位于铁岭的新老城之间,是名副其实的“城市之肾”。公园总面积4226公顷,是以人工库塘、稻田、河流及浅水型小型湖泊群为主的复合湿地类型,具有湖湖相通、泡泡相联的水网结构,这种复合结构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特性,在东北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经*勘察论证,莲花湖园区的土壤结构、生物区系及其生态过程的湿地性质明显,湿地景观特征显著,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基本完整。建设湿地公园,采取植被恢复与水体净化等措施,将可以显著改善该地区湿地生态功能,恢复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改善周边地区的人居环境。
莲花湖湿地公园是“生命的摇篮”、“鸟类的天堂”。其生态资源丰富,现有芦苇、香蒲、菖蒲等植物237种,有黑水鸡、须浮鸥、野鸭等鸟类123种,占辽宁省鸟类的43.2%,、东北地区鸟类的36.2%、全国鸟类的12.4%,其中,有地区一级保护鸟类1种,东方白鹳,地区二级保护鸟类9种,有大天鹅、鸳鸯、鸢、红脚隼等。
莲花湖湿地公园还是我国重要鸟类迁徙通道上的“驿站”,因地处我国境内东北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路线上,每年大约有68种涉禽约800万只鸟类迁徙,也是丹**鹤等一些地区**保护鸟类的潜在停歇地。因此莲花湖湿地公园环境的有效改善,将会大大丰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水禽,保护人类共有的宝贵资源。
莲花湖湿地历史上有“五湖八坑”之说,是辽河、柴河、凡河3条河流的汇合点,总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由于历史上盲目进行农田开垦,造成了莲花湖湿地面积的大量削减,现仅存4.3平方公里的水面;同时大量的污水排入,追赶了湿地自身的净化能力,导致植被单一化或死亡,湿地的综合功能急剧降低甚至丧失。
但智慧的铁岭市决策者们在城市扩建发展中却较好地交上了一份保护答卷,莲花湖湿地公园非但没有受到影响,还通过建设,一改昔日荒凉景象,呈现出季节性的群鸟竞飞、荷花盛开、风光旖旎的景象。
一是建立生态隔离带。为了**莲花湖湿地的生态平衡,减少人类对鸟类行为活动的影响,在新城与莲花湖湿地之间建设百米以上的生态隔离带作为缓冲区,以缓解新城对莲花湖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是建立鸟类绿色通道。结合凡河新城实际情况,将凡河河滨绿地和天水河绿地建设成具有较高栖息地复杂性的绿色生态廊道,同时,拓宽路侧绿带的宽度,并使道路绿化相互穿插呈网状,以增加城市栖息地间连接度,提高城市栖息地对鸟类的适应能力。
三是限定建筑高度。由于鸟类在低空飞行依靠视觉判定方向,而且经常观察地面,以寻找食物和栖息地,所以新城的建筑高度特别是靠近莲花湖湿地的城区北侧一带都有严格的限定,以避免阻碍候鸟向湿地的迁徙降落。
四是限定照明,实施灯火管制。光是刺激鸟类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合理布局中合理设置照明,防止由于光线过强,造成鸟类的眩晕甚至撞楼死亡。每年3~6月的春季迁徙高峰期和9~11月的秋季迁徙高峰期,实施灯火管制,**凡河新城的光环境维持一种较接近原始的自然状态,以确保候鸟的生态习性不受影响,能正常迁飞。
铁岭人的爱鸟情怀收获出丰收的果实。一位前来观鸟的游客告诉记者,如今鸟儿一年比一年多了起来,使市民多了一个旅游观光、健康休闲的好去处。
恢复城市湿地,是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铁岭市紧抓莲花湖地区湿地公园试点建设的机遇,从提高城市环境容量与生态安全入手,坚持以“生态**、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下稳步开展湿地恢复工作。项目施工建设由市**统一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分工负责,一期工程先后实施了以湿地修复、水质净化、边界整修、清淤、输水排水、湿地人口动迁、植被修复、水产养殖、旅游观光、湿地文化教育为主的生态建设工程。
建成了全国面积较大的人工湿地。碧绿的莲花人工湖上,波光粼粼,芦苇、菖蒲、香蒲、水葱等多种植物伫立风中,轻轻摆动,姿态妖娆,各种水藻与浮萍点缀着水面,远远望去,美不胜收。整个莲花湖人工湿地面积67.7公顷。
“它的建设意义非凡。不仅恢复、扩大了湿地面积,改造了湿地环境,对辽河水域的降解污染和净化有着**的贡献。”莲花湖人工湿地项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莲花湖湿地属辽河水系,位于辽河与其支流柴河、凡河之间的洪泛区。据市**有关资料显示,目前,辽河水质受到重度污染,在全国七大河流中污染程度居*二位,排放强度居全国七大流域**。辽河铁岭段水域的水质属劣五类水质,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铁岭市将莲花湖人工湿地建设作为辽河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莲花湖人工湿地分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两部分进行建设。潜流湿地占地面积为7.37公顷,表流湿地占地面积为60.31公顷。为使从市污水处理厂出来的城市中水水质得到进一步净化,人工湿地建造了“过滤”装置:潜流湿地分3个独立的单元,每个独立的单元分为12个细小的单元,各独立的单元用隔墙分开,墙体为毛石砌筑,基础及边墙以膨润土**毯做防渗处理,各小单元内填充碎石、石灰石、沸石填料,在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种植芦苇、菖蒲、香蒲、水葱等15种、900多万株水生植物。当水流经填装的填料时,填料中的孔隙对水中的磷、氨氮、悬浮物等污染物进行了吸附、过滤,使水质得到了净化。此外,当水流经潜流及表流湿地种植的植物时,植物根能够吸收水中的污染物,填料、土壤及植物根系中的微生物的生物学反应也可以进一步去除污染物。据了解,莲花湖人工湿地建成后,原本直接排入辽河的5万吨城市中水,由提升泵站及5.1公里长的输水管线,流入莲花湖人工湿地,经湿地净化后,流入莲花湖,再排入辽河,净化后的城市中水可以达到地区地面水环境的质量标准,有效地提高了铁岭市及辽河的水环境质量。
莲花湖的“城市之肾”建设,让“母亲河”重现碧水清流,对辽河的水污染防治、特别是辽河中下游沈阳地区的水生态安全保护具有特殊的意义。
莲花湖湿地公园建设负责人说,莲花湖地区湿地公园试点建设以来,我们在湿地生态建设、景观建设和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湿地绿化工程成果显著。目前已投资7225万元栽植了乔灌木81种171.28万株,其中常绿乔木4.06万株,落叶乔木6.03万株,花灌木161.19万株;另外栽植地被及草坪41种,30.19万平方米。
景观建设初显成效。实施了扩湖筑堤工程、堤坝路工程、堤**路行道树工程、堤外空地绿化工程、湿地北出口道路两侧绿化工程、湿地五角村入口道路两侧绿化及改造工程、核心区绿化工程、南扩景观工程、东扩景观工程、**荷花观赏区工程、北扩景观工程、景观桥工程、西堤半岛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湿地博物馆及广场工程等。
物种多样性保护措施到位。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区里,植物恢复以芦苇、香蒲、菰等水生植物群落为主,湖区*种植苦草、眼子菜、菱角。湖区南部滩涂地植被恢复以莎草和苔草为主。北部地区沿湖栽种黑龙江**红莲,新堤和老堤周边则种植一些色彩丰富的水生植物如水葱、千屈菜、伞草、黄花鸢尾、睡莲等。
按照规划,在湿地生态保护区内,将营造多个不同类型的水禽栖息环境,诸如建设季节性淹没的滩涂、芦苇香蒲沼泽、灌草丛等,以丰富水禽觅食及生活的空间。尤其是在湖区边缘通过扩湖改堤,修建湿地岛屿,增加了湖泊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形成了深水、浅水、沼泽、滨水直至旱生的主体生境序列,并进一步利用坡度、光照、土壤和水体组合等方式,进行小气候生境营造,构建候鸟的天堂。水禽栖息地建成不同深度的浅水沼泽,保留其原有的树桩、土垛、田埂、池塘,控制冬季水位,使得水禽栖息地保持一定的水深,为水禽提供良好的越冬环境。保留现有的树木、灌木、草丛,以增加栖息地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并在不同树丛、草丛和堤岸设置人工鸟巢,吸引水禽栖息。目前,为给水鸟、候鸟提供栖息场所,已在湖中堆筑了3个鸟岛。为了不惊扰湿地内的鸟类,以后还将建设观鸟塔。
莲花湖之胜,*得于水。水是莲花湖的灵魂,湿地内70%的面积被水面覆盖,整个湿地景观以芦苇、香蒲、荷花、水禽等丰富的生物景观为依托,以东北浓郁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为特色。
莲花湖之景,在于观鸟。鸟是湿地的精灵,是衡量湿地自然生态平衡和环境好坏的标尺。铁岭八景中有一景叫做“鸳湖泛月”,指的就是莲花湖湿地公园内的五角湖,每年春天,这里是水鸟的天堂,数十种鸟类在这里栖息繁衍,数十亩蒲苇延绵于荡漾的碧波之中,水鸟翔集、锦鳞游泳。夜晚泛舟于此,令人心旷神怡。
自古以来,莲花湖就是辽北一处重要的泛洪平原湿地,具有特殊的生态景观价值。莲花湖湿地恢复工程的建设,进一步丰富了旅游资源类型,扩大“知性之旅”的空间。目前,铁岭市正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东北地区较具影响力的湿地生态旅游胜地及生态环境教育和自然保护教育基地。
湿地净化科普观光区是以园艺观赏性湿生植物景观为主的科普展示区。湿地生态保护区以得胜台水库为核心区,保护区内营造多种不同类型的水禽栖息环境,在湖区边缘将通过扩湖改堤,修建湿地岛屿,构建候鸟的天堂。湿地植物园区选用当地特色树种作为园区骨干树种,适当引进外来种植资源,保护当地特有、稀有植物种类,是人们认知植物、保护植物的良好教育场地。湿地休闲观光区主要为游人提供湿地探索、湿地嬉戏和湿地之旅3方面的游憩服务,其中,湿地探索主要体现寓教于乐,进行实验、观鸟等科普教育活动。湿地净化区是以湿生植物景观为主的水质净化维护区。
作为莲花湖地区湿地公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莲花湖湿地博物馆建设将于年底建成。这个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莲花湖湿地博物馆,是展示湿地保护成果、普及湿地科普知识的重要场所,为莲花湖湿地景观锦上添花。
如果说,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网络,那么城市便是这个生命网络中人类文明发展的起点。铁岭市在恢复城市湿地建设中,增强对自然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以对自然遗产的保护来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使湿地这一日益减少的人类绿洲和天堂,能在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同时得到保护、利用和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相互促进。这是莲花湖地区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取得的较宝贵的经验。
一、用户须严格遵守地区法律和政策,包括但不限于《****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规定,审慎、合法地利用伊妃(E-file)平台发表言论、作品。二、用户的言论、行为若涉嫌违法或侵权,用户可能被强制承担因该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全部法律责任。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伊妃(E-file)运营方有义务提供用户资料,有义务和权利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各种必要措施。三、伊妃(E-file)中心授权网络法律**研究服务机构“网络法苑”为用户及客户提供包括免费咨询在内的*的法律支持。